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护士独立设计方案[护理设计方案]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5-04 16:03 分类:资讯 浏览:25 评论:0


导读:  “天津市环湖医院是以神经内、外科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原老院区位于天津市天塔湖景区的西南角,故得名“环湖”。2016年天津市环湖医院迁址津南新区...

  “

天津市环湖医院

是以神经内、外科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原老院区位于天津市天塔湖景区的西南角,故得名“环湖”。2016年天津市环湖医院迁址津南新区,于3月10日顺利完成新、老院区切换,标志着该院使用了28年的老院区停诊,位于津南区吉兆路6号的天津市环湖医院新址正式启用。

新医院外观现代、实用,内部流线布局合理,尤其依据脑系科医院就诊特点,将狭长地形的劣势转为设计优势,改变传统医疗工艺设计思维,巧妙合理地将功能空间有序组合,使各类流线发挥高效作用,为脑科患者抢夺“黄金三小时”。另外,医院多处考虑了低碳节能、人性化、无障碍设计,同时预留了未来发展用地,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

  规划用地:130余亩

  建筑面积:124330㎡

  规划床位:1000张

  日门诊量:3000人次

  建筑规模:门急诊住院综合楼、科研综合楼、后勤附属用房等

  

  狭长梯形用地一度成为建设难题

  天津市卫生局在津南区沿吉兆路与海河交汇的区域规划一处医疗用地,共建设两家医院。北侧用地为已建成的天津市胸科医院。南侧的130余亩规划用地整体呈现出狭长的梯形,南北向160m,东西向600m,为天津市环湖医院新址,如此地形有别于其他较为规整的方块用地,常见的三段式医疗建设模式并不适合,这一度成为医院的建设难题。

  

  在经过设计方研究后,发现天津市环湖医院作为脑系科专科医院具有以下特点:门诊功能使用相对较少,住院患者数量较大,急诊的使用频率高,多为突发医疗病情。于是,设计中利用狭长地形由东向西,将门诊、急诊、医技、住院、行政等功能空间依次展开,出口紧邻道路布置,以缩短急诊急救路线,并使外科紧密联系医技。另外,将医患主要流线分南北设置,互不干扰。

  集约型布局,缓急分明

  该工程由门急诊住院综合楼、科研综合楼、后勤附属用房、氧气站组成。门急诊住院综合楼为主楼,地上10层,地下1层,集中主要的医疗救治功能,其中住院楼分为脑内科与脑外科,根据医疗需求的轻重缓急将不同功能空间进行次序安排,合理分区。

  

  重高效流线的模块化门急诊区

  门诊采用模块化布局,使各个科室相对独立,水、暖、电等设备可单独控制,模块之间设有室外庭院,利于楼内各空间的自然采光通风,实现有效节能,并且便于施工。“黄金三小时”的抢救时间对脑病患者尤为重要,因此将急诊区的设计重点放在流线上,所有检查设备均围绕患者分布,保证流线最短,杜绝拥堵现象。

  

  

  

护士独立设计方案[护理设计方案]

  医生诊室采用一医一患式,医患出入流线分离,保证就医环境的私密性。诊室为三面墙的半封闭式空间布局,方便医生从临窗的专用通道出入、转诊,与候诊区的患者互不干扰,也使每间诊室都拥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每条南北向的医生专用通道都连接到北侧的医生街,是门诊区域医护人员使用的主通道,可使医生快速畅通地抵达目的科室。

  

  

  

  “黄金三小时”的急诊急救流线

  急诊的功能在脑系科医院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抢救患者的“黄金三小时”内的医疗流程全部是在急诊完成的。急诊还同时承担着大灾大难及疫情的应急响应措施,对设计要求很高。

  

  设备的增多,意味着急诊空间设置难度加大,而急诊患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治疗、检查,甚至手术,所以流线的快捷性直接关系到救治的高效性。

  设计中,将急诊空间的流线设置为环绕式,急救患者从急诊区东侧通道就诊,逆时针环绕一圈,即可完成核磁、CT、B超等各项检查。

  中间区域设置为两个医疗模块,便于患者穿行、缩短流线,方便术后患者直接去检查室,不与其他患者交叉,节省时间。

  急诊区有直达手术区的电梯,可最快到达手术室。急诊大厅、走道等公共区域预留了氧气接口和设备治疗带,预留设施便于应急反应。

  

急诊区域

  “手供”一体化

  “手供”一体化,顾名思义,即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一体化设置,该模式非常符合脑科手术流程要求,在国外也较为流行。

  中心供应室虽然是服务于整个医院,但全院消毒最为高频的污物均来自术后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因此,平面布局围绕手术区展开设置,中心供应室布置于西北侧,手术区所有放置在污物流线上的污物经过打包、简易消毒,不通过任何垂直交通,直接送达到中心供应服务接收窗口,合理高效,降低污染。再经过中心供应室的一系列清洗、消毒、高温灭菌、打包等程序后,从另一侧的洁净出口经洁净流线送回至手术区,完成极为便捷流线循环。

  

  “三点一线”封闭式流线

  对于脑科患者来说,即便是程度最轻的微创手术也十分脆弱,因此,为减少术后患者不必要的往返和繁琐手续,将设计思路定位为“三点一线”,即CT、ICU、手术区的闭环式流线。脑科患者术后送至西侧的医技区进行CT检查,完成再送至南侧的ICU观察病情,如果ICU患者出现问题,便可直接返回手术区,极为便捷高效。此外,依据脑系学科将ICU分为脑外和脑内两个区域,由相关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监护。

  

  ICU外围设置环形通道

  沿ICU区域外围设置环形探视通道,使患者与外部空气零接触,避免交叉感染等问题。该通道不仅在探视时间作为家属探视用,在非探视时间可作为污物清洁通道。医院护工每一次清洁床单后,将污物包从实墙上开设的传递窗送到该通道上,再由专人统一接收、运送。如此不再另开设污物通道,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脑内、脑外病房楼

  根据该医院脑系科专科特点,分别设计出10层高的脑内病房楼与9层高的脑外病房楼。脑内科大楼主要包括神经内科病区、肿瘤放射治疗科、神经康复科病区、医技特需病房;脑外科大楼主要包括神经外科病区、疼痛科病区等。

  由于脑内与脑外联系并不十分紧密,所以设计为两栋单独的住院楼,水平流线的增加降低了垂直交通压力,利于对患者的抢救,另一方面,节省了造价、降低投资,也加快了施工进度。

  多护理单元利于未来发展

  脑内科大楼3~10层与脑外科大楼4~9层为标准护理单元,一共设置4个。

  在现代医院的护理单元设计中,病房拥有好的朝向已是共识,所以在环湖医院的设计中强调为护士创造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

  首先突破护士站的常规设计思维,改变护士站的角度,做倾斜设计,使护士不直接面向病房,却可以从多角度观察到病房。然后,别出心裁地在护士站北侧开设一小间临窗的茶歇室,设有橱柜、冰箱、微波炉、咖啡机等,护士观赏室外风景时也不必离开工作岗位,极大地改善了以往无自然采光通风的布局。患者也不会看到护士的行为,保护了护士的隐私。护士站引进先进传输系统,实现一站式和无纸化服务。

  地下通亮的家属等候区

  门诊楼的3个庭院天井直通地下一层,庭院周围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十分充足,因此将周边的三四百平方米空间均设置成家属等候区,共3~4间,人性化地考虑了家属的感受,避免阴暗的地下空间使其压抑。每个区域摆放有数百张折叠床供家属休息,患者在救治时如有紧急情况,家属可及时抵达。

  

  大咖点评

  孙鸿新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院总建筑师

  天津市环湖医院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专项设计者的设计水平和对医疗建筑的认识深度。从整个设计全程中可以看出,医疗建筑的选址非常重要,如用地形状、位置等条件不利,均会让设计者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解决和克服与合理治疗流程之间的矛盾。借此再次呼吁对医院建设选址的重视,邀请专项设计专家参与选址和规划,将使建设成果更合理、经济。

  刘钢

  天津市环湖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新医院的建设,前期经过详细缜密的调查分析,设计阶段反复推敲,施工阶段严格控制,于2016年3月投入使用。开诊后经过一年的运行,验证了医院整体布局紧凑、流线清晰、分区明确、使用合理,体现了脑系科医院的专科特点,并获得了2017年“海河杯”勘察设计设计二等奖。

  龙灏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

  如何将医疗建筑设计的普遍原则同特定医院的功能需求、环境条件等紧密结合,是医疗建筑设计创作的重中之重。本项目的主创建筑师正是抓住这一点,将脑科医院的患者就诊特点,即门诊量较少、住院量较大、急诊使用频率高等主要功能需求与场地环境条件紧密结合,在并不适用于常规大型综合医院建设的横向狭长建设用地上,设计完成了一座流线清晰便捷、功能完善合理、造型简洁明快的现代化脑科医院,整体规划颇似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文章来自2017年10期“特别策划”栏目

想查看更多关于“天津市环湖医院”的设计信息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