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关于爆破设计方案[关于爆破设计方案怎么写]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5-15 09:30 分类:资讯 浏览:81 评论:0


导读:    特区建设需要爆破9个丘陵,施工队特别派人去北京学习爆破技术,完成最壮观的爆破。特区纪念馆供图    程鲁星刘东华摄    印华地砖厂。汪燕妮摄    1992年,象...

  

  特区建设需要爆破9个丘陵,施工队特别派人去北京学习爆破技术,完成最壮观的爆破。特区纪念馆供图

  

  程鲁星 刘东华摄

  

  印华地砖厂。汪燕妮摄

  

  1992年,象屿保税区一期工程建设工地。

  

  当年东渡码头的施工现场。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王绍亮 汪燕妮 实习生 谢翔莹)今年,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5周年。抚今追昔,翻开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史册,现存的资料记载着一张特别的图片——《湖里第一炮》。这张拍摄于1981年10月15日的图片,地点在原湖里生产大队竹坑湖旁的一座山丘。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拉开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湖里第一炮’”。当时组织现场爆破的指挥者程鲁星说,事实上这并不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开炮的“第一声”,而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中最壮观的一次爆破。

  【人物原声】

  35年过去了,特区也从2.5平方公里扩大至全岛,乃至全市,湖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座美丽的城区。这里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一个缩影。“湖里第一炮”不仅是特区建设最壮观的一次爆破,也是特区建设者们最美好的回忆。

关于爆破设计方案[关于爆破设计方案怎么写]

  【推荐地标】

  印华地砖厂:

  特区引进的第一家外资企业。

  遇到最大的难题:用传统爆破方式得花50年

  今年67岁的程鲁星,1969年从学校毕业后就进了福建建设兵团十八兵团。后来,这家单位改名为福建省第一建筑公司,下设机械化施工处。

  1975年省第一建筑公司机械化施工处进驻厦门,建设湖滨南路、湖滨北路。“筼筜湖两侧不少地方都是我们当年填的。”程鲁星说,1979年,在机械化施工处的基础上又组建了福建省建筑机械化施工公司,很多机械化设备是从日本、美国进口的,不仅全省首屈一指,在全国也是数得着的。

  1980年,厦门经济特区获批后,福建省建筑机械化施工公司来到特区,主要负责石方爆破和填埋,要将9个丘陵平整成能够办工厂的场地。

  尽管有最先进的设备,而且是专业干土石方的,施工队还是遇到了大难题——上河、长岸两个山有200多万方石头,用传统爆破的方式速度太慢了。

  程鲁星说,那时候的爆破采用传统的火雷管爆破。他计算过,按这种方式一次只能爆破几十方,一天最多也就能爆破100多方,想完成这两座山的爆破任务,至少得花50年时间。

  特区管委会把情况向市里汇报,市里又向省里汇报,省里再向国务院汇报,最终决定抽调两名骨干赴京学习爆破技术。

  去北京找钱学森弟子学爆破,三个月后学成归来

  1981年程鲁星与另外一名同事前往北京中科院学习爆破技术。当时培训班有一两百人,老师是国内的权威专家。其中,还有钱学森的得意门生杨人光老师,他在爆破理念上独树一帜,有独特的见解。

  程鲁星说,当时他们学习了最先进的爆破方式——非电导爆微差挤压爆破技术。这项技术到现在依然是常用的爆破方式。这种爆破方式是延期爆破,相邻的炮点延期间隔时间是几毫秒到几十毫秒。听起来是“啪”一声响,其实已经连炸了好多声,爆破力非常强,每天爆破成千上万方土石都没有问题。

  三个月后,他们学成归来。那个时候湖里的建设正火热,他们边爆破、边施工、边招商。有了微差挤压爆破技术,每天能爆破约500孔,产生五六千方石头。

  为避免发生石头飞出砸伤人的意外,爆破的时间一般都选在午餐时间。这个时间现场工作人员较少,完成爆破后其他吃完饭的工作人员就可以进场清理石方了。

  “当时的施工人员非常少,但是大家都非常团结,干劲十足。”程鲁星说,每天早上6点半工作人员就到了施工现场,到了晚上仍然一片灯火通明。

  六七千孔一次性爆破

  特区建设史上最壮观

  两座山头很快就要完成爆破了,最后剩下六七千孔时,特区管委会领导建议给特区建设留下点特别的史料,希望施工处能一次爆完剩下的孔。

  这个任务对于施工处来说是一次挑战,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没问题,但实际操作可能面临诸多困难,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首先要考虑如何设计爆破网路,最难的是震动速度不能叠加,网路不能相互交叉。

  结合爆破理论知识和平时的施工经验,再加上北京的杨人光远程指导,最终爆破网络设计出来了。当时特区管委会、指挥部及公司的领导都非常重视这次爆破,给予全力支持,希望能一次成功。

  程鲁星说,按照设计,爆破时孔内非电导爆雷管用了六七千发,孔外用了60多发电雷管起爆网路。1981年10月15日这一天,不仅特区管委会领导到了现场,还来了很多摄影记者,就等着那一声历史性的炮响。

  “3、2、1。”在程鲁星的指挥下,一声巨响,仅用了一秒多的时间,就爆破了约10万方石头,完成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史上最壮观的一次爆破。

  让程鲁星感动的是,当地村民非常支持特区建设,不论爆破到谁家的菜地、田地,都积极配合。他们因此和村民结下了深厚情谊,成了好朋友,至今他仍和一些村民保持来往。

  寻找特区记忆

  征集特区发祥地的人文故事、图片,讲述那些年的故事,市民可拨打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也可以给“厦门晚报”微信公众号留言,或发送邮件到huliyfzqh@163.com讲述“特区记忆”。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