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油料装备设计方案[油料装备按使用管理范围可分为]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5-22 18:23 分类:资讯 浏览:27 评论:0


导读:    新世纪以来,无人空中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爆炸性的增长,特别是在反恐战争中,各类无人空中系统耀眼的表现,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战争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当今,无人空中系统虽然受到各...

  

  新世纪以来,无人空中系统的发展 经历了爆炸性的增长,特别是在反恐战 争中,各类无人空中系统耀眼的表现,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战争中为数不多的 亮点。当今,无人空中系统虽然受到各 国军方的高度重视,各种开发项目也层 出不穷,但其要真正引领战争形态的深 化和发展,还须改变传统观念,运用全 新思维……

  无人空中系统发展面临瓶颈

  其实,无人空中系统并非近一、二十年才兴起的新技术,早在1950、1960年代,美苏等军事强国就开始对无

  人空中系统进行研发,这些早期的无人空中系统主要承担炮兵校射、战场监视和通信中继等辅助性支援任务。无人空中系统第一次在战争中大规模运用是在越南战争时期,当时,美军在越南战场投入多达数百架无人机,从事侦察、战场监视等各类任务。这个时期的无人机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胜任复杂的作战任务,前线部队对它们褒贬不一,那时在战 场上无人机基本上属于可有可无的小角色。

  

  美国在越战期间投入使用的“火蜂”无人机,也是二战后第一代高空、高速无人空中系统的代表无人空中系统

  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无人机的发 展也陷入停滞期,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电 子技术远不完善,无法设计出更先进、更具智能化的无人空中系统,而且考虑 到当时美国已在天基侦察平台方面取得 进展,无人机的发展也就自然放缓步 伐。直至2001年后的反恐战争,无人空 中系统才真正大规模地走向战争前沿,成为各国瞩目的焦点。无人空中系统的 应用代表着未来战争精确、实时、全维 的发展方向。而随着新概念无人空中系统的逐渐完善以及人们认识的深化,必然会对目前有人空中系统的作战、运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是,无人空中系统在这场深刻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要真正发挥出来,还需要重新审视武器、技术与思维观念对未来成功变革的影响。大批学者经过研究不同时代的 军事转型,得出的一个最基本结论就 是——成功的军事变革,不仅需要采用 全新的技术,也要形成一整套与之相适 应的全新战术或作战模式。两者缺一不可,只重视前者而忽略后者往往会导致 灾难性的后果,而这种情况也正是目前无人空中系统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即无人空中系统目前的技术发展已不构 成障碍,但我们仍习惯于按照过往的模 式去使用它们,这显然与需要无人空中 系统发挥更大作用的要求格格不入。那 么我们现在是如何运用无人空中系统作 战的呢?

  现在,飞行在伊、阿战场上空的 美军无人机主要由美国本土的两处无人 机遥控中心所控制,一处由五角大楼掌握,位于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附近的克 里奇(Creech)空军基地;另一处则 由中情局控制,位于东海岸弗吉尼亚州兰利总部坚固的地堡内。这两处无人机遥控中心内部设置高度相似,拥有大量计算机、电子设备、各式天线,以及最 重要的“无人机驾驶员”。这些“无人 机驾驶员”就是遥控中心的技术人员,他们更像普通白领、学者,比如空军第 四十二无人攻击中队的队员多居住于拉 斯维加斯,由于每天乘坐通勤车辆往返于基地和赌城,他们管自己叫“上班战 斗族”。

  

油料装备设计方案[油料装备按使用管理范围可分为]

  RQ-2“先锋”无人机,越战后美国大量使用的现代无人机

  空军第一批“无人机驾驶员”出现 于2006年。无人机驾驶机组的工作平台设置成并排而坐:左边是飞行员,他控制着无人机的飞行和机动,同时掌管着武器系统;右边是传感器操纵员,他控 制着无人机搭载的各类传感器和其他情 报信息来源传输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 是无人机头部的主视角视频传感器,它 直接充当机组的“眼睛”。每名操作人 员面前并列排放着5台大屏幕显示器, 显示着包括主飞行视角在内的各种信 息,如卫星传回的数据情报、无人机各 系统工作状况等。除了不能身临其境地 处于空中战场,他们的所见、所闻以及 操作动作和一线有人战机飞行员没什么 两样。

  无人空中系统是人们观察、判断 决策和行动的延伸,凭借自身独特的性 能,如长期滞空、易于隐形、不惧坠毁等,代替着有人战机执行高危空中任 务。但是,传统的应用方式局限性也非 常明显。在现实战争中,要提升特定空 域内的空中作战能力,持续性地维持空 中力量存在,保持对战场目标的实时打击能力(在现代战争中,这种持续性的 空中力量存在非常重要),除了提升战 机本身性能外(如滞空性能、武器携带 能力等),就只能扩充作战平台数量。 如果作战平台以有人战机为主,那么就 会受到任务战机数量、战场空间容量、任务空域与后方起降基地之间距离以及 后勤保障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如果作战 平台以无人机为主,除上述与有人战机 相似的因素外,还会受到远程遥控的通 信带宽和频段的限制。而且,即便考虑到无人系统的长航时性能,由于它们直 接由操控人员控制(人员也会疲劳), 更无法实现全时段的战场空中持续存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他们“驾 驶”的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还不如有人 战机灵活和富有弹性。

  

  X-47B是目前美国开发的先进无人机

  强调系统集群形成空中作战“云”

  为了解决无人空中系统所面临的 观念束缚,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看 待这种新技术平台,否则,就会像一战结束后英法两国将坦克视作“穿上盔 甲”的步兵那样,在战争中付出血的代 价。现在各国对无人空中系统的应用较 为注重挖掘无人机作为单个平台的作战能力,比如:为它们配备更高带宽的数 据链,使操作人员几乎能够实时地对其 进行操控;为它们携带多种传感器、武 器,强化其侦察和攻击能力;为它们加 装副油箱,进一步提升其滞空性能…… 但从本质上看,这种注重单个平台的发 展思路与现在所倡导的体系作战能力并不合拍。

  将无人作战系统融入体系,使之 成为整个作战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一发 展思维可以借用现在IT和互联网行业的“云概念”来说明:就IT和互联网行 业而言,更多资源和所需服务存储于大 量分布式计算机上,这些提供资源和服 务的计算机集群被称为“云”。“云” 中的资源和服务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 用。这就好比是从每家每户自备发电机 转向了由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用户就可以享 用单台电脑或电子设备所不可能提供的 无限量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可以说,单个平台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云”中 的潜力却是无限的。当把这种概念应用 到军事领域,特别是应用到无人空中系 统时,就会出现质的飞跃。之所以以无 人机作为这种集群的要素单位,而非传统的有人战机,在于无人机具备很多后 者所不具备的优势,它现在所具有的技 术优势、滞空性能、易于扩充的数量,以及面对敌方先进防空系统威胁下的耐 受性,都使其成为未来空中集群中的主角。

  

  未来无人空中系统应构成集群,这与IT和互联网行业的“云概念”类似

  可以想像,将具备完善通信性能、 拥有出色滞空时长、各有所长、价格相 对低廉的无人空中系统,在需要时汇聚到特定空域组合在一起,这些由多个平 台一起组成的空中集群就构成了一种新 的攻击作战模式。对这样的作战集群, 操纵者不必指挥到单个具体的平台,集 群的指挥控制机系统散布于所有无人机中,单个平台与机群中的其他单个平台 和后方控制基地相互通信,由后方指派 大致的任务而不对具体攻击行动过多干预,空中集群就能持续地维持在特定空域,在地面部队需要时提供信息和服 务。指挥控制基地除为集群指派任务外,也能监控集群中各平台的行动,在 紧急状况下还可全面接手对单个平台的控制。

  集群中各个无人平台之间的相互 通信,也使集群具备了成为一个更智能 化实体的可能,这个实体可在一定前提下,如根据各平台的位置、油料和弹药 储量等,决定哪个平台更适合遂行特定 任务。例如,集群中包括各类不同的无 人机(侦察、对空防御、对地攻击等功 能平台),它们携带着针对不同类型目标的各类弹药,这种混搭的弹药结构,使无人平台相互协调,执行特定的任 务。另外,各无人平台可周期性地返回 后方航母或基地进行油料、弹药消耗补 给,而非整个集群同时出发或返回。如 此,这个滞留在作战空域上空的前沿空中集群就持续性地具备应对各类不同目 标的能力。空中集群能够支持这种非常 灵活和快速的作战模式——这也正是当 今大国军队所竭力追求的。

  由于空中集群可较久地滞留在作 战空域,与各类潜在目标的距离也相对 较近,因此指派它们执行针对具体目标的攻击任务,或对新出现的目标进行攻 击就非常迅捷和简单。在瞬息万变的战 术环境中,从发现目标到可实施攻击的 时间要求越来越短,这就体现出了无人 空中集群在战区空域长滞空时间的优越 性。

  另一方面,将武装载具平台、传感 器网络以及操控决策者整合为一体化的 作战系统后,并且在无人空中系统所搭 载的计算单元已有足够的运算能力进行 复杂的任务规划运算的前提下,空中打击的精确度越来越高。例如为其指定一 个具体目标后,它就能规划出最佳行动 方案。当由大量具备这种规划能力的无人空中系统组成空中机群,其相互之间 又能够进行数据通信,可以想见未来空 中力量作战行动的有效打击。

  

  美国海军CVN-78“杰拉尔德·R .福特”号航空母舰。其平通甲板上的岛式建筑与以往建造的同级舰不同,更靠近舰艉,同时还取消了右舷的第三座升降台,如此设计上的改动是为留出更大的舰体前部空间,便于携带更多战机。虽然模型上仍摆满了传统的海军有人战机,但这样的设计安排被认为是在为将来搭载更多无人空中系统做准备

  

  未来空中集群的现实发展

  目前,美国等西方军事强国正在运用其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加速实现无人空中系统的集群式体系作战能力,相关试验也正在紧张进行之中。据报道,美国海军已完成了由无人机机群、地无人车辆以及无人值守传感器进行自主作战和运行 的试验。试验中,无人装置 根据操纵软件 中设定的作战运行规则和 策略运作。到2013年底,无人空中作战系统将 验证空中加油能力,美国国防部 高级研究规划局(DARPA)已表示近 期将利用大型“全球鹰”无人机验证空 中加油能力。这些举动都意味着,很可 能就在几年以后,美国广泛运用的无人空中系统组成的集群将具备在危机地区 空域较长时间存在的能力。

  考虑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无人机采用 低可探测性设计,其所组成的空中集群 在先进防空系统的直接威胁下保持存在成为可能。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想要达 到完全、彻底的隐形并不现实,但要探 测、跟踪采用隐形设计的无人机可能需 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加之敌方的防空资源有限,那么,广泛采用隐形技术的无 人空中系统组成空中集群就更具战略意 义了。

  虽然技术和时代赋予了无人机如此广泛的性能优势,但也并不能认为它们将全面、彻底地取代有人战机,在一

  些特殊、敏感的作战背景下,飞行员的判断和直觉仍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战场环境中,飞行员仍然无可替代。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